貴州銅仁岑鞏頁岩氣區塊正式開鑽,這是19個第二輪頁岩氣中標區塊中首個進入實質性勘探開發階段的項目,彼時距離招標結果出爐已有1年之久。
“第三輪頁岩氣招標已不可能在今年施行,估計得延至2014年春節之後。”12月19日,深圳一家油服服務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第二輪頁岩氣項目進展緩慢、開鑽成本過高、環保爭議等均是主要推遲因素。
2011年7月,我國公布首輪頁岩氣中標名單,第二輪中標名單于2012年12月公布。此前消息稱,第三輪招標將于2013年12月啓動,但國土部人士已承認:目前尚未有確切時間表。
“我认为这是国内对页岩气态度趋于理性的表现,中国的页岩气市場发展难以复制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国际著名咨询机构The Martec Group能源电力行业总监曹寅表示,地质决定成本,国内页岩气开发成本使其难以大规模替代传统能源。
在第三輪頁岩氣招標時間表尚未明確背後,關于環保的爭議卻潮湧而至。12月19日發布的《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13)》(以下簡稱《藍皮書》)表示,我國開發頁岩氣的環境及水資源利用問題亟須引起高度關注。
推迟的第三轮招标
據此前媒體透露,國土部已初步擬定第三輪招標區塊,主要集中在四川、重慶、湖北三地;而內蒙古鄂爾多斯資源較豐富的區塊,暫未確定是否納入本輪招標。
考慮到第二輪招標區塊的吸引力不足,故此第三輪招標圈定西線區域,無論從資源禀賦還是管網配套,都勝過偏重中部區域的第二輪招標,國家並同時給予0.4元/立方米的財政補貼。
“關鍵是成本問題難以解決,這會讓大家慎重考慮第三輪招標的情況,宏華集團公布的宜賓頁岩氣鑽井賬單就給大家澆了一盆冷水。”曹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1730萬元的成本和4115米的鑽井深度遠高于美國方面。
钻井成本占到页岩气单口生产成本的20%-30%,使得国内单口生产总成本为5000万-8000万元区间,而美国仅为2500万元人民币左 右;美方页岩气矿埋藏深度多在1000-2000米,中国西部多在3500米以上,同时其所处大陆板块内部结构破碎更加大了勘探和开采难度。
曹寅解釋,頁岩氣井的衰減層度很快,譬如第一年出産1萬立方米/日,第二年則降到3000立方米/日左右,第三年則減至1500-2000立方米/日。“所以第一年的産量能否覆蓋大部分的成本至關重要”。
12月4日,國家能源局公布了中國頁岩氣勘探開發取得的最新進展。數據顯示,目前中石化和中石油的頁岩氣示範區和對外合作區累計實現商品氣量1.43億立方米。據業內預計,整個2013年中國頁岩氣産量將接近2億立方米。
根據頁岩氣“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要初步實現規模化生産,頁岩氣産量達到65億立方米。
廈門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21世紀經濟報道坦言,國內頁岩氣井的鑽井及出氣規模低于業界預期,2013年産量尚不及2015年目標的零頭,“後面兩年時間裏還能夠有多大的突破,我覺得很難保持樂觀。”
樂觀與悲觀同存
上述深圳油服公司人士透露,神華在湖南保靖頁岩氣探礦權區的二維地震勘探已經完成,計劃初期打兩口井,目前正在對鑽井油服供應商進行遴選,“可能會在2014年1月甚至更晚時間進行招標”。
“目前重慶黔江、酉陽、城口三個區塊的二維地震勘探、野外資料采集工作也完成九成,估計春節前可以完成所有工作。”該人士表示,衆多二期中標項目如浙江臨安頁岩氣區塊的二維地震勘探才剛剛開始。
卓創資訊天然氣産業鏈主管李祾譞表示,經過一年的時間,第二輪中標企業的勘探進展仍十分緩慢。19家企業都沒有油氣開發經驗,加之第一輪區塊的資源條件較差、勘探開發成本高昂,不少企業都沒有達到預期的勘探進展,一些甚至萌生退意。
有悲觀者,也有樂觀派。國土部礦産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表示,第二輪招標的項目將有一批井在2014年一季度陸續打井。“‘十二五’規劃的65億立方米産量目標非常樂觀,不但能完成,還能超額,100億立方米都有可能”。
據記者了解,在第三輪頁岩氣探礦權的招標工作即將開始之際,國土資源部主導起草的頁岩氣儲量評價標准規範也已接近尾聲,將于年底或明年1月份發布。
除了招標區塊、市場准入等將發生變化之外,第三輪頁岩氣招標在礦權退出機制、配套管網、政府監管等方面都將發生轉變。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長石油等石油巨頭均有可能集體參與,華電、國電在內的電力集團、地方國企及部分民營企業亦表示出興趣。
环保压力来袭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輪招標時間表未能落定之時,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藍皮書》指出:國頁岩氣開發尚處于探索階段,相關的環境防範等監管體系尚未提上議事日程。
香港中華煤氣行政總裁陳永堅對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頁岩氣技術的開發在美國已較爲成熟,對于技術方面中華燃氣正在多方考察,包括澳大利亞等國的技術均在參評之列。該公司對頁岩氣開發亦有興趣,但更爲關注項目的開發對環保及公衆的影響。
《藍皮書》指出,中國頁岩氣開發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和矛盾:尚未摸清資源情況;尚未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資源管理機制和相關政策支持有待完善;基礎設施薄弱,地面建設條件差。
曹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頁岩氣開采引發的環保問題已引起美國環保人士的關注,其開采不慎有可能導致地層開裂引發地震風險。
在過去的2013年,美國阿肯色州的頁岩氣采區3級以下的地震一年內發生了近千起,而在地質條件更爲不穩定的地區甚至會發生3級以上強度的地震活動。頻繁的小地震引起當地民衆的驚慌和不滿,導致了大量集體訴訟案件的出現。
“页岩气的开发经过60-80次的压裂,导致岩层和岩层之间的润滑和触礁,但在页岩气开采是否导致地震风险上,国内还没有研究和论证,这一块的 短板需要补齐。”曹寅说,地震研究比水资源更加困难,美国有众多组织去研究并提出较为齐全的数据,“国内如果没有这样的数据,你如何去说服油企、决策层和 公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