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云雾山中的哈尼梯田景色。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摄

江苏省南京市文广新局近日表示,为迎接明年8月举办的“青奥会”,南京将按照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开展南京明城墙本体维修及两侧环境整治,确保城墙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取得成效。这也是为“申遗”创造条件。
本報記者從國家文物局了解到,中國目前擁有世界遺産45處,成爲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遺産數量第二多的國家。由此,中國各地申遺行動變得如火如荼。
專家實地踏勘大運河
当地百姓不一定知道,来大运河申遗点考察评估的国际专家,不通知当地,都是悄悄地来,像个普通游客。
國際專家莉瑪·胡賈女士前不久對杭州大運河現場進行了考察評估,身邊只有國家文物局的工作人員。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裏,爲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
本報記者從國家文物局了解到,中國大運河申遺文本已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查,2014年將正式啓動大運河申遺工作,大運河北京段也正式晉升爲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今後運河附近所有施工項目都須向國家文物局報批。
抱團打包聯合申遺
本报记者从浙江省文物部门获悉,浙江临海的台州府城墙与兴城城墙(辽宁)、南京城墙(江苏)、寿县城墙(安徽)、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安徽)、荆州城墙(湖北)、襄阳城墙(湖北)、西安城墙(陕西)6省8市的古城墙正在打包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且已经列入了预备名单。它们有个统一的名字叫“中国明清城墙”。
江南水乡古镇“打包”申遗,也再次被提上日程。在国家文物局新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江南水乡古镇”排在第15,包括周庄、乌镇、西塘等10个江浙古镇。
2010年“中國丹霞”聯合申遺的成功,創造了頗具中國特色的申遺記錄——集納了6省6個地方聯合申報,而這種“捆綁式”申遺爲中國申遺開辟了一條新路。與此同時,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絲綢之路”聯合申遺也進入倒計時。“海上絲路”9個城市聯合申遺項目成功進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
申遺熱情不斷升溫
近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传来消息,世遗中心对湘西土司遗址联合申遗预审文本的完整性核查评审完成并通过,申遗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据悉,北京中轴线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随后将会组织世界遗产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若一切顺利,北京中轴线申遗结果最快明年即可揭晓。
新疆申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新疆天山”已经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外,目前新疆还有“中国阿尔泰山”、“喀喇昆仑—帕米尔群峰”和“塔里木河胡杨林”被世界遗产中心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
记者了解到,今年国家文物局最新公布的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45个项目,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涵盖了古建筑、考古遗址、文化景观、文化线路、历史村镇、農業遗产、工业遗产等多种文化遗产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