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明年主要任务中提到,“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并没有具体提及房地产调控。
北京市房協秘書長表示,在當前中國的幾個重點改革方向中,城鎮化、金融、土地等諸多方面,無一不和房地産有關,可以說條條都涉及房地産,不需要單獨提及房地産調控,“不單獨提及房地産調控,是要把房地産問題放在整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框架中去解決,而不是簡單地把目標定在一些短期的內容上。”
“中央政府的思路很清晰,就是地方政府不要光谈GDP,要拿出实质的经济增长,没有后遗症的增长,这就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陈志表示,在中央的原则要求下,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实际,拿出包括针对房地产市場在内的具体措施。
從此前的情況看,北京推出的“自住型商品住房”以及上海嘗試的“共有産權”等制度,都獲得了中央的認可。“明年房地産制度應該會逐漸完善。”陳志表示,但從目前看,政府的調控短期內還不會徹底退出。
对于“特大城市要注意调整供地结构,提高住宅用地比例,提高土地容积率”这个表述,陈志称,这体现了要从增加住房供给的角度上来解决住房问题,尤其是提高容积率这一点,意味着要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减少低容积率的住宅项目。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居住的舒适度。一般来说,越是高档、低密度的住宅,容积率就越低。
任務中提到要“增加住宅用地的供應”。近幾年,國土部一直在強調這一點,但住宅用地的增加並沒有帶來房價的下降。對此,陳志認爲,不能單純只增加住宅用地供應,如果在溢價率方面不進行有效控制,地價的上漲反而會推高房價上漲的預期。
他表示,政府应该切实增加高品质、低价的住宅用地供应,并在土地交易的环节,通过出让方式的转变来控制溢价率,这样才能改变房价的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