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电商,大多企业家是陌生的,该怎么做也不是很清晰,他们看到的只是每年爆发性增长的销售数据。面对新环境,品牌企业希望有一种方式能打破这个格局,而电商的及时出现似乎让他们找了一根“救命稻草”。
11月2日,阿裏集團提供的實時數據顯示,“雙十一”網購狂歡節支付寶交易額突破350.19億。
這一數據,第二天幾乎出現在所有媒體的頭版頭條,讓深處發展困境中的各行各業似乎看到一點曙光,更讓還沒進入電商平台的企業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但對于電商,大多企業家是陌生的,該怎麽做也不是很清晰,他們看到的只是每年爆發性增長的銷售數據。
我們可以說,他們是沖動的、跟隨的,但他們也是被動的、無奈的。
事實上,經過20年的快速發展,國內服裝市場銷售增速正在放緩;基于互聯網的商業新模式與技術相繼湧現,不僅改變著品牌成長路徑,更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與生活方式,呈現出多元、個性、互動的新需求;終端門店房租每年不斷上漲,以及傳統百貨對國內品牌的歧視政策更讓企業甚感頭疼。
面對新環境,品牌企業希望有一種方式能打破這個格局,而電商的及時出現似乎讓他們找了一根“救命稻草”。
當然,渠道問題只是中國服裝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瓶頸之一。經濟全球化,使得市場競爭更加殘酷,企業只有不斷的變革創新,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才能生存並獲取競爭優勢。
變則通,通則久。不變革的組織必然會走向衰敗和消亡,但如果不善于變革、駕馭不了變革,缺乏科學變革理論的指導,組織有可能會走向混亂與無序,甚至會加快走向崩潰與失敗。
變革對企業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企業爲變革而變革是難以持久的,變革不能盲目,要有目標,變革之前最好“靜心”想一想,企業爲什麽要變革,怎樣變革,以通過變革使企業持久生存下去。
企業核心競爭力最關鍵的要素是價值理念和商業模式,其中價值理念代表企業的個性基因,是永恒不變的;商業模式是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創造的整合資源的程序和方法,是隨需應變的,需要持續創新。
企業的發展即是在變與不變中找到平衡。
目前,在变革的道路上,杉杉的战略升级已全面启动,聚焦品牌性格的新塑造、锁定产品结构的细分需求,以及优化终端营销渠道;INTREX通过挖掘设计人才,开拓品牌原创设计新视角,提升品牌産品的时尚度和识别度,扩大品牌影响力;乔万尼则将创新理念融入到产业发展形态和品牌服务功能之中。
當下,企業承受的壓力正成爲推動其變革的強大動力。
變革是痛苦的,但又是必須的。中國服裝品牌只有通過革舊滌新的“洗禮”,才能化蛹成蝶,獲得更加有力的翅膀,從價格競爭轉變到價值競爭,才能真正擁有全球時尚話語權,中國服裝人的“強國之夢”才能早日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