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擬定“383方案”,成爲近期的熱點話題。
具体到房地产领域,“383方案”中共提到土地改革/小产权房、金融改革以及房産税三个方面,与近期业内讨论很多的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相关。
多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及专家学者分析,土地改革主要是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其可能从地方试点突破;小产权房的问题一下子解决的可能性不大,需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一步确权;最可能短期内实施的是房産税,明年或将扩大试点范围。
破除土地壟斷
房地産行業的核心問題,在很多開發商人士看來,就是土地的壟斷供應問題:政府收儲農村集體土地,以高價賣給開發商,而不允許開發商直接向村鎮集體購買。
383方案提出,“在規劃和用途管制下,允許農村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平等進入非農用地市場,形成權利平等、規則統一的公開交易平台,建立統一土地市場下的地價體系。”
這被認爲是方案中最大的亮點,允許農用地的流轉,對土地自由化的進一步推進,特別是在一些土地異常緊張的大中城市,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對于與土地流轉相關聯的、已經形成的“小産權房”,方案提出可以按照不同情況補繳一定數量的土地出讓收入,妥善解決這一曆史遺留問題。
然而,克而瑞分析師認爲,土地改革相關方案上屆三中全會便已提出,至今仍未取得實質進展。而對于農用地的流轉而言,一旦能夠實現流轉,地方政府將失去對土地資源的控制權,進而可能影響原定的市政規劃,政府的土地收入也將大幅縮減。另外,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缺乏保護,農民在土地流轉之後存在失地的風險。諸多動辄牽動全身的困難擺在土地改革面前,方案落地恐怕困難重重。
一位部委人士認爲,出台一個一攬子的土地改革執行方案,在本屆三中全會上不太可能。目前更爲穩妥的方案是各地試點,其實全國很多省份已經在進行相關試點了。
國土部專家鄒曉雲認爲,土地流轉和改革的實施,取決于土地確權的程度,目前土地確權大部分只到村集體或村下面的小隊,而尚未到農戶,只有確權到戶,土地流轉才有自由、平等的基礎。同策咨詢研究總監張宏偉也認同說,就“383”方案中提及的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體土地入市交易等諸多方面的措施而言,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過,上述人士均認同,中國土地壟斷的逐漸破除,農地流轉的自由化試驗,是中國房地産未來面對的最大變數之一。
房産税扩围
張宏偉認爲,房地産長效調控機制是指在完成住房信息聯網、不動産登記等長效機制基礎的工作下,從土地、金融、財稅等多方面進行改革,而改革方向便是調控更加市場化,堅持“去投資化”,使市場回歸以自住需求爲主。
383方案便指出,加快建立不动产登记制度,扩大房産税试点范围,尽快完善相关制度,一定过渡期后全面推开。
上述易居克而瑞分析师认为,尽管目前在重庆、上海已经展开了房産税试点工作,但仅是出于调控房价、对住宅成交进行约束为目的的房地产市場调控措施,与广义的房産税改革存在明显差异,所以383方案关于房産税扩围的意见短期内恐难被采纳。
但房地产业界普遍对房産税明年扩围已有心理准备。本报记者随机采访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开发商人士,约有70%的人士认为明年房産税试点会在更多城市推出。在政策层面,今年包括财政部、国土部等多个部委的领导,明确提出推进房産税试点扩围工作。
“房産税符合让住房回归自住的长效调控思路,”张宏伟说,中长期来看,住房信息联网,为全国范围内开征房産税做技术上的铺垫已成为共识。
张宏伟建议,就现阶段而言,房産税可以分批次逐步在各个城市推进,首先一线城市及部分重点二线城市可以优先推进,比如深圳、北京、杭州等,其次,东中部省会省市都参与进来,接着,其他市場征收条件成熟的地级市也可以征收,尤其是东部一些地区的地级市。
这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的分析接近,钟伟认为,房産税会选择数据基础比较成熟的省份全省试点,之后到2015-2016年,再全面铺开。
对于383方案提出的财税改革体制要积极推进以房産税和消费税为主的地方主体税建设,逐步弱化“土地财政”的影响,分析人士均认为这涉及中央地方分税制改革,事关重大,期待在三中全会上有比较明确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