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总网行业资讯】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什刹海三轮车胡同游被看作是游客了解老北京文化的窗口。然而近日有游客反映,胡同游的车夫中大多不是"老北京",而且讲解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北京味儿"。北京味儿是不是一定需要老北京才能呈现?胡同游车夫应当设立怎样的准入门槛?
存在了将近20年的人力三轮车胡同游是什刹海的一大旅遊特色,由特许经营企业在指定范围内经营,路线和价格都有统一规定。一出北海北地铁站,就有不少导游揽客。
導遊:跟你講曆史知識,國營的不是黑車,都是經過培訓的。
在導遊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前海西街。只見道路兩側停滿了人力三輪車,大約一二百輛。記者選擇了80元的線路,坐上一位喬師傅的三輪車,拐到小胡同後,在一個固定停靠點下車講解四合院文化。
喬師傅:在過去的時候這個講門當戶對,兩個門當女人嫁到四個門當男人家,她永遠做不了正房。
喬師傅說話沒有所謂的"北京味兒",甚至普通話也不標准,原來他來自山西,在北京呆了五六年。
喬師傅:都是外地人。
記者:也有北京人吧?
喬師傅:北京人人家不幹這個,人家都是電動三輪。
喬師傅口中的電動三輪車幾乎在每條胡同裏都能碰見,不少遊客選擇坐電動三輪車胡同遊。喬師傅說,這些"黑車、"黑導遊"不正規,還出現過搶劫遊客的事件。胡同遊的路上,喬師傅碰上其他同事都會熱情招呼,而對方則會提醒記者給小費。對于電動三輪車胡同遊的問題,什刹海風景區管理處前海西街整治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說不好管理;對于人力三輪車胡同遊的服務,工作人員表示:
工作人員:車工都是統一培訓,但是講的都不太一樣,講的好的可能就會賺的多一點,取決于你給他多少錢的消費。
曾经担任国家旅遊局专家组成员、第二外国语学院旅遊学院教授吕龙根说,一方面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车夫的培训,提高准入门槛。
呂龍根:這個是比較特殊的,他們不是導遊,考導遊證的門檻其實是不低的,什刹海其實不是那麽好講的,好多介紹什刹海書上也不准的,所以現在管理處應該加強這個三輪車夫的培訓,道德,禮貌用語還不是這方面的培訓,還應該有文化內容,有個上崗的資格,或者是建議請專家編寫一些培訓教材,應該定期對他們考核。
(責任編輯:乘日攬月)
http://www.35176.com/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