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总网行业资讯】 温州“断供房”大起底
拦腰斩断的房价、巨量待拍的断供房、排队等待的房産官司……近段时间,有关温州“断供房”的种种报道,将温州这座城市再次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溫州到底有多少斷供房?斷供房的成因何在?溫州房地産市場真的出現局部金融風險了嗎?爲了還原“斷供房”事件的真相,浙江日報進行了獨家調查。
實際棄房數共595套
溫州出現15000套斷供房的消息,最近出現在多家媒體的報道中。有關報道引用“溫州樓市知情人士”的話稱,“目前銀行這邊明確拍賣的斷供房數量大概爲8000到10000套”;而後又引用某置業公司總經理的話稱,“也有市場消息稱,目前溫州大概有超過15000套的斷供房房源已經或者將要拍賣。”
“我们也不知道这15000套的断供房数据是如何得出的。”温州市银监分局办公室主任钟洁慈说。事实上,早在8月底媒体开始对“断供房”进行报道时,温州市银监分局就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就房地产市場信贷风险状况,对辖内4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专题调查。调研结果显示,“断供房”即 “弃房”现象的确存在,但数量远非外界传闻的那般庞大,风险也是总体可控的。
由温州市银监分局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至今年7月底,温州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660.83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4.02亿元,不良率为0.61%;商业用房按揭贷款余额25.03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0.19亿元,不良率为0.76%,均远低于同期全部贷款不良率,总体风险较小。而弃房在温州全市的按揭房産中仅15例。
“棄房”現象相對集中在房屋抵押貸款,共發生580例,其中“抵押+保證”貸款風險最爲突出,有397例,純抵押貸款出現“棄房”的爲183例。即便是這樣,房地産抵押貸款的風險總體依然可控。據統計,到7月底,溫州全市銀行擁有抵押物權的房屋共計21.86萬套,認定爲不良貸款狀態的房屋爲2584套,其市值占總市值的比率爲2.8%,總體風險不大。而已進入拍賣程序的在抵房屋爲461套。不論是認定的棄房數量,還是進入拍賣程序的在抵房屋數量,都與傳聞中動辄上萬的說法,有著天壤之別。
来自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数据同样可提供佐证。今年1至8月,温州全市法院委托拍卖的财产共1244件。司法鉴定处处长张琛告诉记者,在这些委托拍卖的财产中,约80%为房産,“其中有断供房,也有很多因为其他纠纷引发的房屋产权拍卖。”
房價下跌非棄房主因
按照一些媒體報道,腰斬的房價導致貸款余額不及房價本身,是“棄房”的最大原因。但調查顯示結果並非如此。
溫州商品房價格連續24個月下跌,但是,溫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新聞發言人戴旭強否認溫州出現大面積的房價腰斬現象。“人們看到的那些所謂腰斬的房子,原本就背離實際價值,是二手房市場炒作的結果。它們的數量非常有限,不能代表溫州樓市的真實情況。”戴旭強告訴記者,最新價格監測顯示,今年8月溫州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爲1.70萬元/平方米,同比下降3.41%,環比上升2.6%。而在高檔商品住房雲集的溫州市區,商品住房的銷售平均價爲2.29萬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5.56%,環比下降8.98%。與2011年初的頂峰相比,眼下的溫州商品房價格平均縮水幅度爲26%。
隨著房價持續下跌,部分在房價處于高位時發放的貸款,的確可能會出現貸款余額高于抵押物市值的情況,從而誘發借款人主動“棄房”,但這並不是導致“棄房”的主要原因。據測算,由房屋價格縮水原因形成不良的房屋抵押貸款余額約爲4.43億元,僅占全部房屋抵押貸款不良余額的8.6%。
借款人自身经营出现困难,才是 “弃房”现象发生的最重要原因。据测算,由借款人资金链断裂原因形成不良的房屋抵押贷款约为23.74亿元,占全部房屋抵押贷款不良余额的46.14%。
因受担保链风险牵连选择“弃房”的也有不少。在房屋抵押贷款产生的580例“弃房”案例中, 纯抵押贷款出现“弃房”的为183户,而“抵押+保证”贷款出现“弃房”的达397户。
房貸風險仍需警惕
溫州大學房地産研究所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溫州市區出讓了各類用地31宗、1725畝,同比增長454.46%。但土地成交價格大幅下降,普遍零溢價成交。如今年1至4月,溫州土地成交均價僅爲5236.2元/平方米。
“目前总体风险虽然可控,但下行压力仍需关注。”钟洁慈表示,目前温州银监分局已经要求温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开展房地产贷款风险排查,积极做好风险应对预案。(记者 胡丹)
(責任編輯:乘日攬月)
http://www.35176.com/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