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总网行业资讯】 贴着山壁,小心着脚下的石阶,一步步地把自己往下放。一转身,自己呆了,身后的山简直是刀劈斧削铁板一块,没过渡没缓冲,人像是在石阶挂着。仰脸往上,空着窄窄的一片天。这背景不得了。
山之間,天空像兩堵山拉扯起來的布片。有雲從空闊的地方來,我們仰頭等著,像等佛光或日出。雲飄到空當裏了,舉起相機,咔嚓一聲。兩堵黝黑的山,中間一堆雲,才是我們想要的東西!往西海大峽谷不斷地走下去,這樣的景色多起來。
天都峰、蓮花峰的高,去過黃山的人不少親身量過。手腳並用低頭彎腰大汗淋漓,實在是痛快。1800多米的海拔,是黃山也是皖南之最了。飄來飄去的是雲霧,好多回,我看到山在動,灰藍的天在跑。天旋地轉的,下意識地抓緊護欄。高包含著許多東西。石頭,四下裏的空,松樹被風吹動的響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的攀登,在鲫魚背上的歡呼。
西海大峽谷恰恰相反,到底有多深?還是耐心點,在石階上一步步地把自己往下放吧!
對面,頭上,底下,身邊都是山了。飛天奪勢的,嶙峋幽邃的,如夢如幻的,詩情畫意的,都有。有的東倒西歪,像醉了。松樹在峭岩上,和黃山所有的松樹一樣,都是懸而又懸的樣子。黃山的風格特色,在峽谷裏伸延著,往深處書寫著。
不斷地有山豎過來橫過去。有名的無名的,一大堆。薄刀峰,石床峰,雙筍峰,牌坊峰,石柱峰,松林峰,在層層下降。它們上下照應,左右互犄,前後銜連,高低配對。它們擺放得真好,看起來舒服。叫疏密有致,也叫別具風格。是高手操作的。就這麽一個峽谷,要將這麽多山,樹,懸崖,驚險,擺進去搭配起來,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幾朵小紅花戴到崖壁上,一堆軟草彎到斜坡去,泉水挂到皺褶裏,再將深淵塞進來。那一塊巨石不能太實在,從腰部減掉沈重的部分,就苗條了、精彩了!真是盆景大師山水大師幹的活,做著減法,做著加法,讓人拍案叫絕。陽光暗了又亮了。路沒了,轉過去又接上了。
依著自己的地位,山峰在峽谷典藏著高度。懸在面前了,風來了,幾道皺褶滾動著,深藏的安靜被漾開來。更多的葉蔓騰飛著遮蔽過來,它們密實得像山峰的陣容,簡直容不得一口氣透出來。西海大峽谷,真是黃山的博物館,藏著意想不到的美。
除了下降,還有迂回。我們在絕壁裏穿插。山峰把峽谷隔成許多格局。大山的章法裏,動人的景物一步不拉地排列著。從天都峰蓮花峰一路走來,眼睛變毒了。一點點不好看,都逃不過去的。好比吃過大餐,口味重了。可是西海大峽谷,陡然讓人另開眼界。從排雲亭那裏下去,一直往下走低。好看的風景一個接一個一片連一片。中間的過渡如灌木青草,夾在它們之間的空白,都是讓眼神立馬親切起來的色彩。不知不覺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天都峰蓮花峰往高處推舉著黃山的境界,西海大峽谷朝深處描畫著黃山的大美。以前只曉得黃山高,體察不到黃山的低。這麽低調又這麽出彩,這回我是深深地認識到大峽谷的別出心裁。
一級接一級的石階,在赤裸的石壁上生根開花,凝聚了多少黃山人的心血。說來話長了。1983年,黃山園林部門組織了一支6人探險隊,由西海山腳下的老藥農陳笃水、李長發帶路,攀崖越險曆經磨難,對西海深谷進行了全面考察。後來又多次深入攀爬,腳崴了頭破了手裂了,血染在崖上,九死一生裏尋得了大喜悅,終于確定了現在的走法。
多少黃山道多少人間路多少生活的夢啊,都是這樣來的!勤勞勇敢的爬山人,最先將足迹镌刻在荊棘大岩,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精彩。
《 人民日報 》( 2013年09月18日 24 版)
(責任編輯:乘日攬月)
http://www.35176.com/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