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总网行业资讯】 在与很多磨料磨具企业接触的过程中,尽管不乏业绩稳定的企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仍然有为数众多的磨企处在生死线上,在这个时候,老板们是要选择关门还是就地转行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妨以家具企业的生存现状来分析磨料磨具企业对自己的救赎之路。
家具行業中,有很多企業都存在一接單就虧的情況,在行業轉型期,多數企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痛苦與掙紮。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有的企業選擇關閉工廠或者申請破産,有的則徹底從家具制造業抽身,轉行做其他。
在對外銷路上,家具出口一年不如一年,企業們對此都深有體會,一位在大陸做家具生意的台商前不久已將其在東莞的家具配件廠關閉,而這家廠在高峰期時曾有1000多人,每年能賺上幾百萬美元,不過在最近兩年卻陷入虧損。不僅僅是他的工廠,周邊的很多家具廠以及配件廠也陸續關閉了不少。
工人工資、原材料上漲以及人民幣升值等都在增加出口成本,而歐美客戶死咬住價格,訂單價格無法上漲。由于看空家具代工,這位台商早已買了幾千畝地種植台灣水果,他認爲自己現在的事業雖然處于起步階段,賺不了多少錢,但起碼比家具代工有前景。
除了出口遇冷,內銷疲軟也是困擾家具行業的主要因素。廣州番禺大石家具城一位家具銷售員說:“以前一天可以賣出一二十件家具,而現在一個星期也往往賣不出十件,今年生意特別差。”
市場對家具企業要求越來越高,單純是制造或銷售的家具企業生存壓力增大,而將制造、品牌以及渠道一體化的企業則相對更具備競爭優勢,這類企業以獨立店的銷售渠道爲主,因此未受到家具賣場這種傳統渠道銷售趨冷的影響,今年上半年銷售額還可以保持增長。
分析人士認爲,中國家具行業高速發展的時期已經過去,行業的轉型升級已經迫在眉睫,企業的改革創新就是生存之道。
不難看出,家具生産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正是磨料磨具企業所面臨的問題。而如何做到真正的審時度勢無疑考驗著磨企老板們的智慧。
(責任編輯:乘日攬月)
http://www.35176.com/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