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总网行业资讯:昨日,趁着假期,家住博林金谷的蔡女士特意到附近超市大采购,发现猪肉专柜的促销牌格外显眼:带皮后腿肉10.98元/斤、五花肉10.38元/斤,带皮前腿肉甚至跌破10元,只要9.98元/斤,比过年前相比,每斤差不多便宜了3~4元。到收市的时候,有促销员甚至吆喝:“最后三盒啦,只收两盒的钱,您快点动手吧!”而长沙市价格监测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20日,全市无骨鲜猪肉的出厂价仅为每斤9.01元。
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加上養殖成本居高不下,養殖戶賠錢經營連呼“傷不起”。業內人士分析認爲,市場供大于求是豬肉價格下跌的主因。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嚴格按照調控預案規定,密切關注生豬生産和市場價格變化,根據市場情況適時啓動調控預案,防止生豬價格出現過度下跌。
消費者
買10元錢肉,分量多多了
“過完年才一個多月,肉價就下降了這麽多,早知道年前就不要買那麽多了,到現在還沒吃完。”昨日上午,在荷花池菜市場買菜的左阿姨感慨道。她告訴記者,過年前一個多月,豬後腿肉漲到了每斤14元多,爲了腌制臘肉,她買了30斤。之後爲了准備年夜飯,還買了兩個肘子和一些五花肉,價格都比現在貴多了。
正在選購前腿肉的王小姐稱,她和男朋友最愛吃辣椒炒肉,以前每次都是買10元錢肉,可最近她發現同樣是10元錢的肉,現在的分量比過去多了不少,“一餐吃不完,我現在每次只買8塊錢了。”
據市價格監測中心監測數據顯示,自2月下旬以來,全市肉禽蛋類價格持續下跌,3月20日,全市無骨鮮豬肉的出廠價每斤僅爲9.01元。而3月13日至20日,全市良種仔豬、土雜仔豬每公斤的收購價分別爲30.25元、21.75元,較上期分別下降1.63%和6.45%;全市良種生豬、土雜生豬每50公斤的收購價分別爲672.5元、647.5元,較上期分別下降2.54%和2.63%。
養殖戶
賣一頭豬要賠一兩百元
豬肉價格便宜了,市民實惠,養殖戶們卻很受傷。
“現在,生豬的出欄價在12.95元/公斤至13.45元/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每公斤的收購價便宜了三四元,而養殖成本又不斷上漲,賣一頭豬就要賠一兩百元。”甯鄉朱良橋的散養戶周京林告訴記者。他養豬十多年了,基本上是虧兩三年,賺一年。“前年下半年賺了一點錢,今年估計又不行了。”
周京林所說的“賺了一點”,指的是2011年9月份湖南的生豬收購價曾經漲到近期行情的頂峰,百斤收購價破千元。但是隨著飼料和人工成本上升以及生豬收購價的回落,短暫的喜悅開始被擔憂所取代,“去年以來,玉米和豆粕的成本價都漲了10%左右。加上疫情多,養豬是高風險的生意,一頭豬現在光是疫苗的成本就有八九十元錢。”周京林算賬說,目前的行市下,今年的生豬行情看樣子又是下行曲線,肯定要虧了,如果收購價繼續下跌,就只有把生豬賣掉幾頭,少養少虧。
分析
市場供大于求是主因
每年3月至5月的豬肉消費淡季,一般是豬肉價格的低點,而對于今年豬肉價格如此低迷的原因,長沙市價格監測中心分析認爲,和轟動全國的黃浦江死豬事件無關,而主要是受市場供大于求的影響。春節期間,市民大量集中采購豬肉,造成節後市場需求量降低,養殖戶怕賠得太多又大量抛售,生豬供給一直居高不下,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價格自然應聲而落。同時,與往年相比,養殖市場保持了較高的積極性,生産能力相對過剩。
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高達5068萬頭,生豬存欄量爲44813萬頭,均處于曆史高位。而春節過後,國內豬肉需求進入傳統淡季,供給嚴重高于需求是導致豬價暴跌的根本原因。同時飼料價格保持上漲,生豬養殖兩頭受壓,導致養殖戶大面積虧損。3月1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藍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三個月,豬價深度下跌的概率較大,新一輪向上豬周期在第三季度以後才有可能開啓。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嚴格按照調控預案規定,密切關注生豬生産和市場價格變化,根據市場情況適時啓動調控預案,防止生豬價格出現過度下跌,從而避免生豬養殖出現大面積虧損,緩解生豬生産和市場價格的周期性波動。
记者 陈暄
名詞解釋
豬周期
作爲一種經濟現象,豬周期是指周期性豬肉價格變化怪圈。其循環軌迹一般是,肉價上漲導致母豬存欄量大增,從而使得生豬供應增加,在供求關系的作用下,供過于求,肉價出現下跌。下跌至一定程度,市場開始大量淘汰母豬,這樣就會出現生豬供應減少,又引發新一輪的肉價上漲。
(責任編輯:乘日攬月)
http://www.35176.com/shop/